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預制水產品檢測執行什么標準?”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不斷增加,預制水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也備受關注。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利益,預制水產品需要進行嚴格的檢測。預制水產品檢測執行什么標準呢?本文就為大家詳細介紹預制水產品檢測標準的執行情況。
一、預制水產品檢測標準的制定
我國針對食品進行檢測的標準有很多,其中涉及到的比較重要的標準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等。對于預制水產品檢測而言,國家標準是最為重要的標準之一。
2006年9月2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的《預包裝食品用水水質標準》(GB8537-2008),該標準規定了預制水產品中包含的主要物質和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要求、方法及限量標準,成為了目前預制水產品檢測的主要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行業標準對于提升相應行業的現狀、規范企業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預制水產品檢測中,行業標準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制定的《瓶裝飲用水細菌指標檢測方法》(QB/T4303-2015)、《瓶裝飲用水標簽調查規范》(QB/T4324-2013)、《飲用天然礦泉水品質標準》(DB 33/T 604-2019)等標準在預制水產品檢測中也有重要的應用。
二、預制水產品檢測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
預制水產品檢測的貫徹執行情況,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是標準要求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問題。由于地區、水源、生產條件等不同的原因,不同的預制水產品存在著不同的生產工藝和成分配比,因此,本應貫徹執行的國家標準并不完全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尤其是一些小型和不規范的生產企業,更容易存在這樣的問題。
其次是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尚不完善的問題。在一些企業中,雖然對預制水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了一系列的控制和管理,但是質量安全體系卻不夠完善,對于檢測人員手中的檢測數據也不能得到及時、準確、全面的及時反饋和治理。
最后是檢測能力和手段的不足。雖然我國在預制水產品檢測能力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努力,但還存在著檢測人員數量不足、檢測儀器設備老化、檢測方法過時等問題,導致一些企業的預制水產品未能得到及時的檢測和及時的科學分析。
三、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
為了解決預制水產品檢測標準執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預制水產品檢測標準體系,及時跟進國際最新標準,同時也要加大標準執行的力度。
在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方面,應進一步提升企業和檢測機構的管理能力,強化質量控制,完善各類質量安全管理制度,促進企業自律和規范化生產。
在檢測手段和檢測人員培訓方面,應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優化檢測設備和方法,提升檢測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夠更好地準確把控檢測質量。
預制水產品檢測執行標準是保障消費者健康的重要措施,為了保障消費者利益,我們應加大標準執行力度,并且相應地提升企業的自律能力,在不斷完善檢測手段和檢測體系的基礎上,實現預制水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監管。